他爱学习,爱钻研,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被同事们誉为“活的数据库”。对各项空气质量指数和各类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法律和法规,他都了然于胸;对县里钢铁、水泥、化工等各类重点行业企业污染防治工艺、污染处理环节、改进措施等,更是如数家珍。
李晋文,男,49岁,党员,晋城市生态环境局泽州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2021年3月1日晚,李晋文在加班工作时,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不幸殉职。3月6日上午,晋城市殡仪馆,四百多人与其告别,告别的人们涕泪交流,悲痛不已。
3月10日,山西晚报采访组奔赴泽州,在3天的时间里,走访了他的同事、领导以及监管的企业单位。从单位的保安到监管的企业领导,再到项目施工的乙方负责人,一提到李晋文,还没说两句话,人人眼圈发红,甚至吧嗒吧嗒掉眼泪。
“3月1日晚上9点51分,我给李晋文打电话,问第二天几点开会。他没接听,我没当回事。后来,他爱人给我打电话,问我他有没有跟我在一起,我说没有。”魏波是晋城市生态环境局泽州分局项目部的一名科员,负责薛庄湿地工程建设工作,他和李晋文因为工作几乎天天在一起。
晚上10点左右,李晋文的爱人又给泽州分局办公室主任张志强打电话。她说,感觉情况不对,李晋文吃了晚饭,从家走着去单位。9点多,打电话,他没接。开始以为他忙着工作,没有在意,可是多次拨打电话无人接听,联系其他人也不清楚情况。接到电话的张志强一边安慰她,一边赶往单位。
当晚,常红海在泽州分局保安室值班,他和张志强一起去办公室找李晋文。“张主任和我,俩人一起去了他的办公室,当时楼道里黑洞洞的,一时也找不到灯的开关。办公室的门从里面碰住了,推不开,叫人也不应,低下头从门缝里能看到灯亮着。”看到这样的一种情况,俩人也顾不上找钥匙,强行破门而入。
“进去就看见人歪在椅子上了。我俩赶紧掐人中、掐虎口,并拨打了120,把人送到晋城市人民医院抢救,可是已经不行了。”常红海回想起当时的情况,忍不住叹气,“经常看见他起早贪黑地加班……这个人上进心强,干工作太认真……”常红海的眼圈泛红。
就在他去世当天,李晋文还与同事前往市局开会,研究部署全市冶铸、煤化工等重点行业治理、夏季臭氧污染治理及市区周边重点区域的环境污染治理。晚上吃了饭,不到8点,他又出现在了办公室,按照市里的安排草拟泽州县落实办法,同时准备第二天薛庄湿地复工的工作。谁也没有想到他就这样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我赶到医院的时候,人还在抢救室。医生说,救回来的希望不大。”魏波眼皮肿胀,眼圈发黑。从2008年入职晋城市生态环境局泽州分局,他就一直和李晋文一起工作,从监测站到巴公分局再到薛庄湿地项目,几乎形影不离,“大哭了三回,第一次是当天夜里1点多,给同事打电话说李晋文去世时;另外两次就是在他办公室睹物思人,没忍住。”在单位,李晋文是他的领导,可在魏波心里,李晋文是朋友、是大哥、是亲人。李晋文骤然离去,看得出他很痛心,不善言辞的他在山西晚报记者面前很努力地压抑着,不哭出来。
“3月2日一上班,同事们得知晋文去世的消息,每个办公室里都是哭声。”说到李晋文的去世,泽州分局局长郭小伟没说两句,眼圈也红了。
郭小伟对李晋文既倚重,也佩服,“我们工作上是很好的伙伴,平时是很好的朋友。那天晚上10点多,我赶到医院急诊室,看到那个场面,很痛心。我握住他的手,真是不想放开。他是特别爱学习、爱钻研的人,不光是大气,环保涉及的水、土、气,每个方面他都了解。他的离去是我们泽州环保战线的重大损失。”
李晋文被同事们誉为“活的数据库”。他对各项空气质量指数和各类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法律和法规,都了然于胸;对县里钢铁、水泥、化工等各类重点行业企业污染防治工艺、污染处理环节、改进措施等,更是如数家珍。这都源于他爱学习、爱钻研,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
晋城生态环境局泽州分局大气科的唐继岗,与李晋文同一年大学毕业,又一同分配到当时的晋城市郊区环保局工作。两人做了26年同事,提到李晋文的性格特点,唐继岗说到的第一点就是:“他工作非常认真。喜欢把各种技术性的问题都弄通,电脑技术不是他专业,他自己花钱买了很多电脑技术方面的书籍,星期天就跑办公室看书、研究。”
泽州分局负责环境监视测定的刘芹说,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响后,局里要求监控中心将2018年到2020年3年的企业排放监控数据来进行比对后每日上报。“我们一开始都是用计算机一项一项算出来,既繁琐又容易出错。”李晋文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用EXCEL表格编制了一个公式,只需要将当日的监测数据填上去,就能很快显示出结果。
2018年,李晋文分管大气科,唐继岗和李晋文会经常一起下乡调查。“他下乡,要提前把一天的时间都排得满满的。2020年夏天,我俩下乡,半路看到一个沥青搅拌站,那个搅拌站有五六层楼房那么高,楼梯又窄又陡,他从最下面一层一层爬到最高处,要把每一层的工艺都看明白,搞清楚原料是如何进去的,废气是如何收集起来的,有没做到应收尽收。有看不懂的内容,他回来还要查资料,都要搞懂。”
在2020年个人述职报告中,李晋文写有这样两段线年,针对臭氧不降反升趋势和活性炭在泽州县大面积使用的情况,认真学习了《活性炭制造与应用技术》,对吸附原理和吸附效率做了深层次的了解。”“2020年最不理想的工作就是氮肥行业直冷改间冷,未能如期完成。这里有改造技术不成熟的原因,有企业正在实施产业升级的原因,但是本人对直冷改间冷研究不足,对生产的基本工艺了解不透,和企业共商研究不够,造成了治理工作推进缓慢。”他认为,顺应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慢慢的升高,从达标排放、特别排放到超低排放、重污染天气期间特殊应对,不能离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发展。因此,他总是要求自己主动求学,完善自我。
“薛庄湿地工程建设中,那么多图纸,他都要看,都能看明白。”魏波指着桌上一尺多高的资料袋说,里面装的都是跟湿地建设有关的资料。他对李晋文发自内心地敬佩,愿意跟着他没白没黑地干活,“他从来没抱怨过,说这样充实。有时候看着他特别忙,也想帮他。比如写报告,我写好给他传过去,改上3次以后,我就发现里面没我写的内容了。”魏波笑笑,在他和李晋文的微信交流中,不时可以刷到几条李晋文发给魏波的修改意见,很多都会细致到某行某个词的修改。
“人工湿地的技术是很成熟的,但又是一种在成熟基础上不断探索、一直在优化的工艺。薛庄湿地跟通用的人工湿地技术还有一些不同,薛庄湿地有一个生态系统的显示度,会在水生植物的带动下,对水体的生态系统做修复。如果设计足够优化,它能形成一个生态湿地公园。李晋文从一开始接手湿地管理工作,对湿地的探索就是不停息的,包括湿地的构造、工艺、水质净化功能,以及效益的发挥。他非常希望深入了解这种技术,他从通用人工湿地开始了解,了解不同湿地在水处理方面的优缺点,并考虑各种形态的湿地如何优化组合。由于他的知识不断增多,我们大家常常会深入讨论一些具体细节性问题,比如在除磷、脱氮这些专业方面技术方面,我们都有专业性的探讨。”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吴义锋教授是薛庄湿地设计项目的负责人,他觉得李晋文已经是湿地方面的专家了,“在湿地建设中,一些设计的变更、工程的施工中,他都给出了很多优化建议。到今年五六月份的时候,湿地的功能就可以很好地发挥出来了。他这样突然离去,让人觉得真是很遗憾。”
设计建造翻板闸的位置处于巴公河和巴公南河合流的位置。如何将两条河道的水绕开施工位置?如何征用最少的土地?他在这块地方来来转悠,讨论过的方案不下10个。他说,要花最少的钱,做最好的工程。
“3月1日11点51分,李晋文跟我们联系过,说是第二天开会,但是具体时间还没定。”薛庄湿地工程项目施工方张晋平翻着手机通话记录对山西晚报记者说:“3月2日上午来湿地的路上,我接到电话,被告知李晋文不在了。”张晋平说,那一刻自己脑子一片空白,跟丢了魂差不多。
春节放假,巴公镇的薛庄湿地工程暂停。3月2日是正式复工的日子,也是李晋文和乙方实施工程人员年后第一次碰面的日子。没想到一夜之间,阴阳两隔。
晋城市泽州县巴公河薛庄生态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建设项目,是晋城市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位于巴公河薛庄流域段。规划中,湿地占地14.6万平方米,位于巴公镇污水处理厂和兰花污水处理厂的下游段。人工湿地修建于此,是为了将巴公河水位抬升,使其流入人工湿地,达到排放标准之后,再重新送入原来的河道。人工湿地,是通过模拟大自然净化原理,通过沉淀预处理、人工介质净化和多孔混凝土介质滤床等工艺路线,对水质进行净化处理,还大地一条洁净的清流。
巴公河发源于高平市东周乡境内,向南流经泽州县太阳、巴公、高都3镇,最终在高都镇南社村注入丹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泽州县巴公镇逐渐发展成为集煤炭、化工、发电、冶炼为一体的工业区。这一些企业生产的污水都直排丹河的支流巴公河,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晋城市正在打造的丹河新城,薛庄人工湿地投入运营后,将与巴公河人工湿地、丹河人工湿地连为一体,进一步改善丹河区域环境质量和河流ECO水环境。未来,丹河新城的山清水秀便要靠这些湿地来实现,同时,人工湿地的建设也是解决国、省控水质断面达标的重要途径。
“我们都说他是工作狂魔。”在张晋平和他的施工队心中,“工作狂”已经不能足以表达他们对李晋文的叹服,必须再加上一个‘魔’字,“他干工作真的是疯魔了,要没有他,薛庄湿地工程建不成现在这个样子。”
3月10日上午,山西晚报采访组赶往薛庄湿地施工现场时,清早一直阴霾的天空,突然云开雾散,阳光明媚。
薛庄湿地工程已经进行了80%以上,晋城市生态环境局泽州分局项目部科员魏波介绍:“这边种的是浅水植物,深水池种的是深水植物,前面是沉淀池,还有淤泥房,我们还购买了一台清污船。工程建设是2020年7月初开始的,计划是要在今年10月底完工,但现在已经建得差不多了。”这一项目开工以来,魏波和李晋文形影不离,黑白不分地“战斗”在一起。魏波手机里,他和李晋文的微信交流,有早晨五六点发的,也有晚上九十点发的,不分节假日还是周末,谈论的都是工作,尤其是关于薛庄湿地工程建设的事情。
“湿地建设中最棘手的问题是工期紧,前期要进行招标,手续,协调解决征地等问题。前期手续都办妥了,李晋文还说,等施工方进入,咱就不用这么忙了吧。”魏波说,“可等到施工开始,他更忙。施工中挖的土方量比较大,总共至少外运了30万方土,开工时又赶上雨季,那一段时间遇上208国道封闭修路,另一侧的铁道口又不能通大车,外运土方总感觉路不通畅。每天都在抢工期,抓紧一切能干活的时间工作。”
“我们施工队是2020年7月5日入驻开工的,为保证工程进度,每天投入挖掘机、运土车、推土机、压路机等近百辆车,40多名工人轮班作业,加班加点,只用了30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土方工程。要是没有李晋文,工程不会这么顺利,进展也没这么快。”张晋平说,他的施工队主要负责的是薛庄湿地的土方施工部分,也是最先开工的。
做工程的人都知道,征地、补偿……协调各方关系是个特别麻烦的事。协调不到位,经常就会遭遇停工,甚至纠纷。“李晋文真是全力解决很多问题,他啥都管,工地上的电线杆移个位置,都是他主动出面帮我们协调解决。”薛庄湿地工程负责人樊旭明说,李晋文给他们留下的印象特别深,“他对我们的帮助太大了,项目能推进到现在,全靠他,他真的是啥都帮我们考虑和解决了。”
“我们刚来的时候,这里就是一片芦苇荡和河滩。”施工队的田海波得知记者在采访李晋文的事情,特意赶过来对我们说:“没见过这么好的领导。这个湿地每一寸土地都有人家的足迹——这是实话,一点儿都不夸张。”
“工程一开始,李晋文就跟我说,他的手机全天24小时,啥时候都可以打,只要我打他就肯定接。”今年58岁的张晋平红着眼告诉山西晚报记者,他干了40年工程,就碰了一个这样的甲方。2020年7月7日,一场暴雨降下,巴公河暴涨,河水越过河床,漫过正在建设的工地,把刚刚挖好的沉淀池的基础槽淹了。“给李晋文打电话,他连夜就给我们联系了3台大型抽水泵,2台小型抽水泵。像这样的事太多了,只要我们打电话给他,他立刻就赶来了。”
“今年1月3日那天晚上,我经历了人生中最冷的一天,也见识了李晋文的责任心。”田海波说,“那天气温特别低,施工挖炭坑时,挖到了燃气管道。这条燃气管道影响到薛庄村民取暖和做饭,李晋文紧急联系了燃气公司来现场处理。天实在太冷了,站在野地里,我穿着保暖衣,套着羽绒衣,手揣到兜里还冻了。李晋文穿得不多,在现场冻得哆哆嗦嗦。让他走,他也不走,就一直在现场等着。施工一直到半夜才结束。李晋文一直等到通了气,测了压,土方回填之后,才走。”
“他太认真,做事精益求精。碰上闹不懂的事,一晚上不睡也要弄通。每天早上我们还没来,人家已经在工地转悠半天了。白天在工地上,经常是下午一两点了还不吃饭,非要把问题解决了才吃,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张晋平说。
“当时建翻板闸的时候,河道有水,需要建混凝土基础,我们对地质情况不了解。他又是联系地勘,又是查资料,还亲自研究。”樊旭明指着已经建成的翻板闸给山西晚报记者讲,翻板闸的功能就是将河道的水流截断,将水位提升,然后引流到人工湿地,进行净化处理的设施。设计建造翻板闸的位置处于巴公河和巴公南河合流的位置,这两条河其实都属于巴公河水系,只是流淌过程中出现了分叉,变成了两股水流,翻板闸就建在这两条河道汇合处。如何先把两条河道的水绕开施工位置,如何征用最少的土地,“李晋文在这块地方来来转悠,讨论过的方案不下10个。他说,咱们环保部门没钱,要花最少的钱,做最好的工程。最后翻板闸的建设方案还是他想出来的。”
“这条翻板闸19米长,带基础4米多深。施工时必须要把河道的水排干净,河道下面的淤泥特别多,现场施工条件特别恶劣。碰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都是李晋文帮着想办法。施工中的点点滴滴真的是太多了,你看那个淤泥房的屋顶,那瓦片都是李晋文建议的,他说,平面屋顶不好看,有坡度的屋顶更有观赏性。”张晋平看到湿地的每一样东西,都能说出李晋文去参加了的事情。
“湿地周边的栏杆也是他建议的。”魏波说,“湿地的规划设计中是没有栏杆的,但是他说,咱北方会游泳的少,怕有人发生意外,就在湿地周围装上了栏杆。”
“他想问题太细了,啥都能帮人想到。你看这些水泥防撞墩,就是他让修的。”田海波指着引水槽附近十来个水泥墩子说,“他怕村民们开车去地里,不小心开进河道里,安排人特地修的。就没见过这么好的局长。”
3月的天还有些冷,湿地的植物尚未发芽,但是湿地里的植物和已经净化的水体,已经吸引来了几只野鸭在嬉戏,还有一些低飞的水鸟。湿地里,不同的功能区域距离很近,让人很轻易地就可以感觉到水体被净化后的变化。从沉淀池到深水池,水体的臭味会减少,从深水区到浅水区,短短80步的距离,能够正常的看到了水体从混浊变得清澈,人的心情也跟着愉悦起来。“你们要是夏天来,这里会相当漂亮,到处都是花。”张晋平流露出了自豪感。
“薛庄人工湿地项目占地面积不大,但充分的利用了地形特点,没一点浪费的地方。李晋文在这里面倾注了太多心血。”张晋平对自己能参与这一个项目,感觉很骄傲,“工作中闲聊时,他还跟我说过,等湿地建好、立文化石的时候,前面写薛庄湿地,后面把建设者的名字刻上。我说,我可没想留名,就想着湿地建好后,我们所有实施工程人员能跟你合个影。做了那么多工程,从来没想过要跟甲方合影,这是第一次有了这个念头。可是,每天他来了就是说工作,说工作,都没留个合影。唉,不说了……”
“我们刚来那会儿,用电是人家帮着解决的,所有人的吃住都是李晋文协调村里安排的……”说是“不说了”,可一转眼,这些跟李晋文相处的点点滴滴,张晋平又不由自主地聊了起来。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他一边学习一边指导,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帮公司进行环保改造升级;企业则全力以赴把环保做到位,稳步发展,不负这位对国家尽心尽责、对企业真心帮助的好干部。
“自从接管薛庄人工湿地项目,李晋文对湿地的探索从未停止。他现在已经是湿地方面的专家了。”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吴义锋教授说。
“他真的很专业,会一步一步带领企业管理向着细节和专业方向发展。他说排放要的就是你的管理,电机排放有多大,每秒的排放量是多少……当环保政策出来后,企业怎么样才可以做到位,甚至更上一层,他会不断地帮你树立环保思维、环保意识。”晋城市金工铸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瑨璐说。
“他做事特别认真,每件事都认真。别人看抖音是消遣,他看抖音看的都是物理、化学、宇宙之类的。”晋城市生态环境局泽州分局项目部科员魏波说。
1995年,李晋文从太原工业大学毕业后,入职晋城市郊区环境保护局,从事环保工作二十余年,从一名普通干部成长为晋城市生态环境局泽州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殉职前主要分管大气环境股、环委办(大气办)等工作,同时负责薛庄人工湿地工程建设。
环保部门和排污企业,是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关系,很多人说双方如猫和老鼠一般,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面对排污企业,环保治理的最大利器就是处罚,不行就重罚。可是,李晋文的环保理念并非是这样的。“服务优先、精准治污、依法执法”是他的工作原则。他认为:“环保与发展不矛盾,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和谐共进的。”
在这样的工作思路下,他大力推进了晋城市金工铸业有限公司的环保升级改造,企业也因此而受益。
“李晋文局长跟我们打交道有六七年时间了。”得知李晋文突然离世,72岁的晋城市金工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银花十分伤心:“这个事不能提……在我家,他就跟亲戚一样。”能让被监管单位如此信赖而又信服,源于李晋文以为企业服务为先的环保理念。
李晋文曾担任原泽州县环境保护局巴公分局局长,晋城市金工铸业有限公司便是辖区内的一家公司。王银花说:“以前企业把环保部门当对立面,总是想着如何应付,而李晋文局长和我们处成了一家人。他对企业不是通过处罚让你改造,而是善意地帮助你。环保不达标,一刀切地停产,对于很多企业来讲,真是吃不住劲。但李晋文局长会在充分了解情况后,采取分批分类停工,重污染天停几天,或者让企业通过压低产量、减少上班时间来减轻污染。他对所有的企业都是这样,他是由衷地帮企业。”
晋城市泽州县是著名的冶炼之乡,有铸造企业百余家。铸造业属于高能耗、重污染行业。该县的巴公镇素有“太行第一镇”之称,全县的铸造企业大部分都集中在这里,这里环保治理是否达标,对泽州县生态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他跟别人不太一样,很认真,很踏实。”王银花初识李晋文时,就感觉到了他的不同:“他对铸造业不太了解,来了厂里就认真地了解我们生产用啥材料,对大气有啥影响。从产品生产开始,一直到包装出厂,一点一滴都要问清楚,还拿个小本本记下没搞明白的问题。有时候到中午吃饭时间还有问题没弄懂,他就在我这里吃一口,吃饭前,他会强调‘不要菜,就一碗面’。吃完饭继续跟我说他的问题,没有人像他这么有耐心。他特别尊重我,每次来了都要问一些铸造技术问题。参观了日本铸造业的环保治理后,他还把写的东西给我,让我提意见。”
晋城市金工铸业有限公司是晋城市第一家获得环保A级认证的企业,从2014年到2019年的5年时间内,先后投入了近3000万元用于环保升级改造,实现了超低排放。这项工作正是李晋文在巴公镇任职期间推进的。
“他一边学习一边指导企业改进。我们能成为环保A级企业,很多环节都是他帮我们改进的。也都是商量的口气,从不命令企业做什么。”王银花说,“铸造业最后一道喷漆工艺,污染非常严重。我们在喷漆工艺改喷塑工艺期间,李晋文从选设备、用材料,到安装调试、生产运行,全程跟踪。工艺改进后,在做完一次除尘之后,还有微量排放,他又跟我们商量要做二次除尘。进行二次除尘改造时,他在现场一直关注着设备正常运行情况,并且把运行中的各种数据都做了记录。”
“铸造行业是个低利润行业,把几千万投入环保中,对公司是很大的一笔支出。”王银花说,当初厂里的环保改造升级,李晋文帮他们多次分析了国家环保治理的未来趋势,“我们心想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最终下了一番狠心——改造!没想到,环保升级给我们吸引来不少国外订单。”
2019年7月26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新闻,将全面达到超低排放的企业列为A级,这类企业在冬季重污染应对时不需采取限产或停产等减排措施。王银花的企业此时已通过国家环保A级认定,不会被停产。“2020年,很多铸造企业的生产都受到了影响,我们的订单不降反升,原因是我们的生产有保障,不怕停产,能保证订单按计划完成,国外企业看中的就是这点。”王银花说。
吴义锋教授叹息着:“2020年9月份,他还跟我聊起湿地建成后,他有个设想,希望能在薛庄湿地搞一个跟湿地有关的科普展览馆。晋城市的湿地资源很丰富,李晋文畅想着能够让湿地公园有多元化的功能。我对这个想法特别支持,当时还跟他说,将来只要他需要,我都会无条件地全力支持他做这个湿地展览馆。”
“那天去参加他的追悼会,我始终不相信躺着的是他,一直都认为这个事不是真的。”吴义锋教授跟山西晚报记者表达着他的遗憾和不舍,“李晋文离开后,我去晋城与施工方进行了沟通,我们会把剩下的事情都做好,让湿地发挥它最大的功用,算是对他的告慰。”
王银花翻手机看到李晋文的照片,眼泪扑簌簌地掉。“可能若干年后人们不知道他了,可我这个七十多岁的人,会一辈子都记得他。他经常坐在这里喝茶,心里总不相信他走了,一抬头老觉得他就坐在对面。”
“我们做出口的企业,不是很想让别人来参观,但是我们厂的环保环节是敞开的。李晋文局长在环保技术改进中,看到一些好的方法,总会说,这个能在泽州全县推广。制造业是中国的命脉,李晋文局长生前一直念叨,环保部门要想办法出政策,既能让企业达到环保要求,还要能救活一个行业。他对国家尽心尽责,对企业真心帮助。李晋文局长去世,对我们企业来说是损失,对于国家来说也是损失,我们大家都希望有跟他一样,甚至比他还好的人来做环保。现在我们能用什么来感谢他的帮助呢,就是把企业做好,把自己的事做好,一定要把这个行业的环保做到位,企业要稳步发展,才能不辜负他对我们的帮助。”王银花说。
3月9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决定:在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向李晋文同志学习。
3月17日,“学英烈、比实绩”报告会在山西省生态环境厅举行,李晋文的故事鼓舞着更多的三晋儿女去守护家乡的绿水青山。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为建翻版闸,如何将两条河道的水绕开施工位置,如何征用最少的土地,李晋文曾在这块地方来来转悠,讨论过的方案不下10个。
在薛庄生态湿地工程建设项目工地,李晋文(左一)给大家介绍详情。(资料图)
他留下的影像资料基本上没有。照片、视频,是他的同事们在工作群里发动大家竭力提供的,但几乎找不到一张可供媒体发布用的高清图。
他的工作时间表无法填写。所有接受媒体采访的人都在说他天天忙个不停,早上七点就上班了,晚上几点下班那就不知道了。凌晨三点还在加班,大年初三还在现场办公,“一天24小时哪够他工作的!”
他的故事很难采访到。我们的采访要求,家人伤心过度拒绝接受;同事们一听就先红了眼圈,难过不语;他监管的一家公司,负责人年事已高,这几天一直在为他流泪,女儿很担心老人经不起媒体的一再打扰。
伴随着他的离开,好似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黑洞,悲伤吞噬了曾经在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他留下的东西很少,甚至连个爱好也没有——有人曾问他闲暇时喜欢品酒还是品茶,他说:我品空气。
他留下的东西很多,充满在他一天天的工作中,一天天的奔波中。没有办法去探究他如何成为这样一个人——大事小事,事事为别人着想。企业怎么样才能在环保的加持下获得更好的发展,湿地怎么样才能又好又快又省地建起来,工作软件都先自己学会再教给同事,就连和他工作不相干的农民,他都在湿地安上栏杆水泥墩,防着人家落水。
在走访中,在他的工作笔记中,在他的述职报告里,我们更发现了一个对国家对未来有深入思考和理解并践行成功的他: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环保不矛盾,是可以和谐共进的,从而有力保障国家的经济命脉。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是他的信念,也是他在家国层面认知的“好”,一个更大的“好”。
人品会让人怀念,信念会让人追随。所以,才会有人愿意没白没黑地跟着他拼命;所以,才会有人愿意把他没做的事做完;所以,才会有人愿意更多地去实践这个“好”。
朋友圈里,同事们用这样的歌词送别他: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是否找个借口继续苟活。标题写着:信仰。
晋城市金工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银花(左一)向山西晚报记者讲述李晋文的环保理念。
原标题:《3月号山西晚报封面人物丨李晋文:用生命守护绿水青山(附视频)》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